首页

女王黄金

时间:2025-05-24 17:21:27 作者:全国首家小镇人工智能科技馆 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浏览量:70612

  中新社上海8月3日电 题:“双喜临门”的张之臻松弛但不松懈

  中新社记者 缪璐

  奥运赛场上的张之臻可谓“双喜临门”,除了刚与“临时搭子”王欣瑜收获巴黎奥运会网球混双银牌,近日还升级为“奶爸”。

  半决赛中,来自上海久事网球队的选手张之臻与搭档王欣瑜力克荷兰组合晋级决赛,为中国网球实现突破,创造了中国队在网球混双项目上的奥运最好成绩。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这对中国组合在决赛最后的抢十大战中以微小分差负于捷克选手,获得巴黎奥运网球混双银牌。

当地时间8月2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混合双打决赛中,中国组合王欣瑜/张之臻不敌捷克组合西尼亚科娃/马哈奇,获得银牌。图为王欣瑜/张之臻(右)在颁奖台上。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作为当天一起在沪观赛的亲友团一员,上海市网球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久事网球队经理李耀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这枚奖牌,是张之臻送给女儿最好的出生礼物。”

  张之臻的巴黎奥运会之旅可谓一波三折,首场16进8轮次比赛时,他经历了“换对手加换队友”的极限一小时。在原队友宣布退赛后,张之臻没有放弃,果断紧急“摇”人。李耀认为,张之臻这种强大的抗压能力源于家庭的“松弛感”。

  张之臻出生于体育家庭,父亲是足球运动员,母亲是射击运动员。张之臻一开始接触网球,只是因为熟人推荐,家里人也从未向他灌输过必须拿第一的想法,只希望他有网球这个一技之长。

  较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并未让张之臻松懈。李耀回忆初见张之臻时,“他就是一个瘦瘦高高的小男孩,我们经常一起双打,那个时候就觉得他训练特别刻苦,自我要求高,模仿能力特别强,对自己的目标非常坚定。”

  刻苦训练为张之臻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李耀说:“网球选手的相持球能力非常重要,我记得张之臻在上海队时,就已经可以在强对抗下,坚持50拍对拉不失误。”

  见证了张之臻的一路成长,对他的不易也更能感同身受,当张之臻与搭档挽救赛点时,李耀激动地从椅子上跳起来欢呼。

  上海久事网球队为张之臻设定的目标是世界排名第50位,但他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世界排名第30位。根据ATP(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目前张之臻排名第31位。李耀表示,“他距离自己的目标仅一步之遥,我为他感到骄傲。”

  张之臻10岁进入上海队,12岁后大量的海外训练提升了他的竞技水平。李耀认为,“张之臻能承受住职业网球孤独而漫长的煎熬,以微笑和放松的心态去面对压力和挑战,这些精神让他不断追求着更好的自己。”

  在李耀看来,网球文化的三个核心要素是,素质(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担当和自由的思想,“在张之臻身上,我看到这三个核心内容正在发酵和成长。”每一场比赛结束后,张之臻都会与李耀进行交流,“我给他的一个字就是‘冲’,努力往前冲,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我跟他每次沟通的核心。”

  李耀透露,张之臻最喜欢听的歌是《天空没有极限》,其中一句歌词是:“天空没有极限,我的未来无边,破茧的我会飞向更蔚蓝的明天……”。(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万千气象看中国】来浙北乾龙灯会 看12支舞龙队巡游闹元宵

主办方表示,麻坡是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也是华人下南洋早期聚居地之一。华人先贤在此传播中华文化,与本地社区共同发展,写下马中友谊的动人篇章。巡回分享会专门设立麻坡站,就是希望挖掘其在马中交流中的悠久历史,帮助更多马来西亚民众理解马中友谊的深厚内涵。

百果园秋季好果发布会在三亚举办,携手杨幂发布中秋限定礼盒

“我们在国际上行事是有原则的,该我们担的义务,一分也不会少,但我们不会‘背锅’,更不会为别人的行为买单。美方应该停止抹黑施压,停止对中国企业滥施单边制裁。”杨涛说。(完)

新疆喀什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综合保税区前三季进出口值同比倍增

体育铺路搭桥,文明交流互鉴。运河风、西湖景、钱塘韵,扑面而来。透过亚运会这扇窗,美好杭州、活力浙江、美丽中国再次映入世人眼帘。

广西探索推动生态优势“变现”

构建与新应用相配套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从新技术到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基于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适用于生产生活需求的各类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是促进新应用不断涌现的重要支撑。要围绕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深化研究,遵循关键共性技术扩散和应用规律,既解决当下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又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乘数倍增效应。深入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要素一体化配置,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的大规模袭击引担忧

离开景区已是深夜,台胞们在车上交流着观剧感受,也谈及河南之行的点点滴滴。很多人说,河南的历史和现实都太丰富了,这是第一次来河南,今后也一定会带家人再来。(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